close
昨晚整理資料時發現去年10月編了上圖作品,
當時製作過程也稍稍紀錄,讓我不由得記起往事,
過去10年我都陪孩子在樂團,沒事幫忙發發譜,從不懂到有那麼一丁點兒了解,
那時候我用五線譜上的豆芽菜多寡判斷樂曲的難易程度,
有時候押對寶但絕多數是愚人的想法,
後來才明白即便只有寥寥幾隻寂寞的豆芽人,在吹奏時也是不容易的,
我最喜歡在發完新譜後看指揮老師透過樂團把那些亂中有序的音符,
化成我無法想像的另一個想像,
真是不懂所以只能緊盯老師手上的指揮棒亂竄,
後來連自己也不清楚是喜歡音樂?指揮棒?指揮老師?(大部分的指揮老師都帥呆了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前有學生或外國人看見我不費吹灰之力把繩結編好,驚訝就寫在臉上,
習慣且熟練的動作就像那些樂手,可以把幾個串在一起的裝飾音吹得輕鬆到位又悅耳,
這是基本動作,是自然反射的能力表現,所以早已習以為常。
一邊整理這件繩結相片,
耳邊輕輕響起學生曾說;大好きな廖先生 (最喜歡的廖老師)
嘻嘻.....是喜歡繩結?喜歡看我編結?還是喜歡我呢?(大部分的繩結老師都是氣質大美人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