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2013年文化大學繩結工藝是每年既定的課程之一,

已於7月、8月研習結束。




不同國籍、膚色讓我很期待和這群大小朋友文化交流,

因為不同所以經常有意想不到的火花,閃閃發亮,

久而久之擦撞的火花,

轉化成建立國際觀的養分,且不離年輕人太遙遠。



↑ 這三位來自日本的小朋友,中日文兼具,

聰明認真又小手巧,但『撒嬌』畢竟是小小孩的權力,也是可愛之處。



↑  粉紅姐姐幫忙教學,

   有時小孩和小孩溝通比起我這位正牌老師容易多了。



 躲在白板後面用功的小孩。(↑上圖)



總會出現專注勤學的優秀學生 (↑上圖 ↓下圖)



↓ 再來一位『愛練習』的長髮妹妹。



 (↑上圖)  低頭苦練的成果   (↓下圖)



不會說中文卻學會編中國結的金髮弟弟 (↓下圖)



謝謝美莉老師協助教學,辛苦了~

期待明年我們再續約。         (  ↓下圖 黑白條紋 美莉老師 )



 (↓下圖)  謝謝佩怡老師幫忙教學,辛苦了,
 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明年還請多多幫忙 。  



   (↑上圖 左邊黑白衣  佩怡老師 )



(↑上圖 ) 說了一口流利好聽的美語妹妹 ,讓我想留影記住她。
 
 (↓下圖) 簡單的平結手鍊,是今年讓這群孩子體驗的繩結習作之一。





(↑上圖左邊 ) 他是日本人也是我難忘的學生之一,

因語言關係所以學習興趣不高,一上課就說:老師,我感冒了 (呈現無力狀),

後來發現我可以用日文講課,理解繩結製作方法後,很快將習作完成。

接下來的時間,那聰明的大孩子巴在我身邊問了好多問題,

老師您學編結幾年了? 您好會用打火機,您抽菸嗎?(繩結線頭需用火燒黏)

老師您今年幾歲?有小孩嗎?老師您會說英嗎?(戳到我痛處)


好多關於老師的『?』和能『溝通』的緣份,讓我記住這位日本男孩,

最後他在白板上畫了我的人像,說要謝謝我,

當我看一眼,他即迅速滅跡空留白板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繩結的遊藝鋪 的頭像
    繩結的遊藝鋪

    繩結的遊藝鋪

    繩結的遊藝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